- · 《当代电影》编辑部征稿[10/30]
- · 《当代电影》杂志社收稿[10/30]
- · 《当代电影》杂志社刊物[10/30]
- · 《当代电影》期刊栏目设[10/30]
- · 《当代电影》数据库收录[10/30]
- · 《当代电影》投稿方式[10/30]
戏剧电影与电视艺术论文_拉康精神分析视域下的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文章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拉康精神分析视域下当代中美体育电影的差异。体育电影是传递体育人文精神、凸显社会价值理性的重要途径,承载了对社会、人性、人生的思考。本
文章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拉康精神分析视域下当代中美体育电影的差异。体育电影是传递体育人文精神、凸显社会价值理性的重要途径,承载了对社会、人性、人生的思考。本论文以当代中美拍摄的关于体育题材故事片为研究对象,立足那些上升到哲学高度的当代中美体育影片,以拉康精神分析为基础,透过影片细节分析其折射出的决定于无意识驱动力的、需要经过"误认"才可被认识的深层心理秘密,超越"现实"(reality),关注"心理现实"(thereal),由此找出在无意识层面的文化身份思考。通过对比探讨其中实在界的秘密,带着问题来看待中美体育题材电影数十年的发展历史,以及这段历史折射出的民族意识、文化意识、人性价值、社会认知危机等方面的异同点,寻求交融中的互补点。从拉康的精神分析角度出发,可以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探究中美体育电影的异同,即影片主角与影片中他者世界之间的镜像阶段、观影者与影片中他者世界之间的镜像阶段、观影者的幻象建构。从影片主角的镜像阶段进行分析,就是分析影片中他者世界如何对影片主角自我认同过程产生影响。通过对比中美体育电影不难发现,中国体育电影中影片主角自我认同确认往往与家人联系最为紧密,而美国体育电影主角自我认同则通常来自于朋友的目光。之所以存在这一差异离不开各自立足的不同文化观。在以儒家文化为主流文化的汉文明中,家庭往往在个人的自我认知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从"家国天下"这一说法中便可看出所谓无家不成国的概念,即中国人的伦理观念以家庭为基础建立,注重家庭关系,而这一伦理观念对于中国社会中个人自我确认的引导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另一方面,由于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其文化则呈现出显著的多元化,各种文化交相辉映,使得美国社会中个人的自我认知更具社会性,也就是说,在自我确认的过程中,个人通常将社会作为自己的镜像来认识自己,因此朋友成为了一个形成自我认识的重要参考系。从观影者的镜像阶段进行分析,就是分析影片中的他者世界如何对观影者的自我确认过程产生影响,即分析镜头语言如何影响观影者的自我确认过程。通过对镜头运动方式的比较,我们能够发现,中国体育电影的镜头语言中,运动镜头形式相对单一,具有高稳定性,表现效果更客观,使观影者倾向于完成对客我的确认,而美国体育电影的镜头语言中,运动镜头形式丰富,通过镜头的推、拉、摇、移环绕,在呈现出意识流化的同时,引导观影者视线,使观影者倾向于完成对主我的确认。分析观影者的幻象建构,实际上就是分析影片建构观影者欲望的框架。对比中美体育电影,我们可以得出:中国体育电影的幻象建构关键词是"集体",其框架是脱离集体注定失败,笑到最后的是共赢而非私念,而美国体育电影的幻象建构关键词是"抗争",其框架是人的价值在于永不妥协,为梦想赌上一切要远胜过平庸度日的遗憾。如果进一步从中美的符号界角度分析,两国的幻象都有各自的历史渊源: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而正是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使人民团结起来,实现民族解放,使国家走向富强,所以"集体"幻象成了中国符号界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美国建国史则是一步步挣脱殖民统治者束缚的抗争史,体现在莱克星顿的枪声、波士顿倾茶等众多历史事件中,个人的"抗争"幻象从而成为了美国符号界的显著特征,这也为后来美国梦的出现、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本文研究探讨了当代中美体育题材影片在精神分析学这一维度上昭示的不同国度、不同文化背景的创作者通过"体育"这一文化载体传达其对民族、文化身份、人性价值的思考。这一研究突破国内学界在对比中美体育电影优劣时近乎一边倒地讨论美国体育电影蕴藏的文化内涵、体现的传播方式及其对国内体育电影产业的借鉴意义,以跨文化的理论视角系统地呈现不同背景下体育电影这个文化精神载体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关注中国体育电影本身蕴藏的独特文化价值内涵,为国人深入理解东西方体育观提供借鉴。
文章关键词:
论文DOI:10.26914/c.cnkihy.2022.003854
论文分类号:G812;G817.12;J905
文章来源:《当代电影》 网址: http://www.dddyzz.cn/qikandaodu/2022/0422/1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