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年轻人的都去哪里“过年”?

来源:当代电影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1-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丨互联网的那些事儿 经历过2021年的就地过年,年轻人去哪里过年开始各有想法。 想回家的年轻人,可能是小镇青年,很多人两年没回家,他们给出了 必须回家的理由: “我妈早就

文丨互联网的那些事儿

经历过2021年的就地过年,年轻人去哪里过年开始各有想法。

想回家的年轻人,可能是小镇青年,很多人两年没回家,他们给出了必须回家的理由:

“我妈早就给我准备了她自己做的牛肉丸,准备给我寄过来,可是北京的水煮不出福建的味道。”

“我妈视频说我胖了,我想她一定是怕一个人过年孤单,让我回去证明一下”

“只有回家,我才知道原来我也是个被喜欢的人” ……

不准备回家的年轻人,也有很多理由来证明:回家过年并不会提升幸福感,

他们怕被陌生人打量、被亲戚盘问、被夺走手机尬聊、被催婚催小孩催二胎、被拿来和“别人家小孩”比较……

一到过年,社交恐惧症也更加高发。

而且回家过年,除了各种“家庭聚餐”之外,和寻常日子并没有区别,需要靠长辈的提醒才能记起“以前如何过年”。

无论在哪里,经历了各种压力、崩溃、高兴、焦虑的2021年,每个人确实需要在这个春节,好好善待自己。

年还是要过的,只是当代年轻人们各有各的过法。

一、不同年代年轻人的过年撒欢史

为了让年轻人们安安心心的过年,今年各个城市和企业也是操碎了心,发钱发券、免房租、景区门票齐上阵。

合肥开展“留肥红包”派送行动,每人1000元;各地的运营商争相赠送10~20G流量包;多家快递企业宣布“春节不打烊”,控制涨价范围;电影院排片间隔,限流两手抓......

其实不同时代的企业和城市在年轻人们过节这件事上同样用心,建国初期是“一颗红心两手准备”。

建国初三十年的春节,是唱着《东方红》、看着《铁道游击队》连环画长大的那一代人的青春回忆。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过年穿新衣服,成了一件极具仪式感的事情,而如今无论是奢侈品还是快时尚品牌都能在春节档口给年轻人各种新衣穿搭。

那时候并没有买一件成衣的说法,父母要到供销社给子女们裁一件新衣服,过年期间最吃香的不是什么服装品牌,而是街角小店的裁缝。

不仅如此,年货也是限量供应,长辈们要早早地排着长队凭票换取。领回家的年货做成一桌年夜饭,就是一年之中最丰盛的一顿饭,也并没有预制菜、线上外卖生鲜的说法。

如果说如今的年夜饭讲究吃出多种体验,那么以前的年夜饭“观赏性”大于可食用性,毕竟鱼肉得留给远方串门的客人。

而那时候的娱乐活动也相当具有时代气质,爸妈的单位就是如今年轻人的“爱奇艺”“腾讯视频”,单位会免费发票让一家人去看电影。

到了八九十年代,“改革春风吹满地,中国人民真争气。”

春节也更有突破性,改变也从春节的“吃”开始。

1979年的春节,蛋香饼干、巧克力棍糖等等11种新产品安排生产供应,而当代年轻人的“精神快乐水”可口可乐正式进入中国,成为第一个进军中国的外企。

除了吃之外,开放的春风继续全方位地席卷着中国的春节,喇叭裤、蛤蟆镜,手提一台松下录音机成为当下年轻人春节新造型的首选Look。

烫个时髦的头,也成为了女同志们过年打扮的新风潮,这也是为什么有如今“你妈春节必烫头”定律的根本原因。

而关乎春节,一件最为鲜明的事件影响了当时的一代年轻人,198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了第一届春晚,从此改变了年轻一代的过年方式。

此后的30年,春节和春晚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联盟,谁家能在百货百货大厦买一台黑白电视看春晚,谁就是大院里的“凡尔赛青年”。

而到了90年代,年轻人们的“春节军备竞赛”再度升级,BB机别上了他们的裤腰间,有线电话开始在家庭安装,电话拜年成了新时尚。

时间来到新千年前后,那时候阿里巴巴还是一个一岁的婴儿,中国互联网还处在蹒跚学步的阶段,还不能网上买年货。

于是乎从腊月二十左右,大街小巷人头攒动,满是置办年货的人,而刘德华的那句“恭喜你发财~~~”24小时无限循环,如耳朵虫一般刻进90后的DNA里。

文章来源:《当代电影》 网址: http://www.dddyzz.cn/zonghexinwen/2022/0124/1244.html



上一篇:3部当代涉案剧备案!比《对手》更精彩的反间谍
下一篇:北大教授戴锦华:当代中国,能和男性平起平坐

当代电影投稿 | 当代电影编辑部| 当代电影版面费 | 当代电影论文发表 | 当代电影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当代电影》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